尽人民陪审员之职,为司法献微薄之力
宝清县法院人民陪审员 王善文
我叫王善文,是宝清县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。2014年12月被宝清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, 一年半的时间里,我共参与陪审、调解宝清县人民法院民事、刑事、行政等各类案件100余件。下面,将自己参加陪审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。
一、学习与实践相得益彰
法律在我心里一直是神秘而又神圣的,早在2008年我就自学了法律本科的学习,但苦于没有真正的见识法律工作者的实际操作。当听说法院要招聘人民陪审员时,我急不可耐的报了名。经过培训、考试、考核等程序,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。在陪审过程中我意识到,自己浅显的法律知识还不足以真正的发挥起陪审员的作用,于是我又重新拾起自己的法律教材,在法院借用一些审判和调解方面的书籍,结合参加陪审工作的具体案例学习起来。
在担任人民陪审员以前,总能听见一些百姓发牢骚,说什么法官判案随心所欲了,吃完原告吃被告什么的。带着这样的疑问,我细心的观察每个案件。去年5月份接触到和交通有关的两个案例,从我的眼中看,案件没有大的差别,一个罪名是交通肇事,另一个罪名是危险驾驶,法官的意见让我有了异议,嘴上也有了微词。晚上回家马上找出相关的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,认真的研读,才发现,两罪的主客观要素是不同的,故意还是过失、损害的结果、责任的划分等都对罪名的形成产生影响,人家法官的意见是正确的。于是在合议时我纠正了自己的错误,也为自己的无知表达了歉意。一个个的案件的处理,让我感觉到法官都是依据国家法律在处理案件,之所以百姓不理解,还是百姓对法律的生疏,这也需要司法部门多搞一些普法的活动,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。
我用这种边实践边学习的方式,也着实提高了自己的陪审能力,熟悉我的法官们在合议时也都诚恳的问我的意见,我也会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,虽然有时还会和法官们戗两句,虽然很多时候我还是在法律条文下失败,但每一次我都乐此不疲,因为,我有收获,在此我也感谢那些能够忍耐我的臭毛病的法官们,呵呵。
二、热爱和奉献并驾齐驱
陪审是一个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,我是学校的一名工会干部,虽然是不直接面对学生的工作,但繁琐的一些事情还要及时去做。在参加陪审员工作后,几乎没有了闲暇时间,好在学校领导很支持我的工作,我也努力的将两项工作统一起来,做到两不误。一个案件下来,至少要跑三次法院,我最多的一个案件是一个交通肇事案件,涉及当事人翻供,证据材料略显不足的情况,结果去了七次法院。遇到复杂的案件,往往要加班加点,午饭、晚饭有时都不能及时,但我没有对此有一丝一毫的倦怠,因为就象刑庭李艳丽庭长所说的那样,法官的法槌下,往往是人的自由和公平正义,必须谨小慎微。每当一个案子下来,原被告都表示满意的时候,也是我倍感欣慰的时候。
有一点我想我还要说一下,因为它让我学校工会工作锦上添花,那就是我把我学到的知识,把我了解的法院审判工作通过教师的普法活动传递给了我的同事们,大家对我赞许有嘉,有什么法律问题还找我咨询呢,我老自豪了!
三、桥梁和纽带无怨无悔
人民陪审员被称为不穿法袍的法官,我觉得陪审员恰是法院和老百姓的桥梁和纽带。在百姓眼里,法官高高在上,伸手不可及。法官的权利至高无上,多数老百姓看到法官,自己的观点表达都打了折扣。而陪审员制度的设立,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,曾经陪审了一个民间借贷纠纷的一个案例,原告诉被告借了2万元钱,逾期未还,诉至法院,由于被告未能出庭,原告在期限内除手持欠条未能提供其他证据,欠条真伪不能判断。于是法官劝原告撤诉,收集证据再行起诉。原告很不理解,声称有欠条还不足以为证吗,情绪非常激动。法官的话被原告当作是袒护,根本听不进去。这时我单独和原告进行了交流,告诉她证据不足的话,宣判结果恐怕对原告不利,一是拿不到钱,二是同一个案由,不能再次起诉,法官之所以让原告撤诉,就是为了原告的切身利益着想。在我的劝解下,原告明白了原因,也同意了撤诉,对法官也刮目相看了。之后当事人通过电话录音,微信等方式收集了证据,明确了双方的借贷关系,也顺利的要回了自己的血汗钱。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,陪审员架起了法院和当事人的沟通的纽带,少了一些误会,多了一些理解,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,也使得百姓增强了对司法的认同。
四、公道和无私正义永恒
我眼中的法官:
正,不论原被告,证据第一位,刨根问底成了法官的共有特征,目的是捋清案情,实现司法正义。一位民庭的法官李德侠在案件中把一位当事人问得差点咆哮公堂了,也没罢手,最终调查出真实情节还百姓一个公道
累,法官指数偏低,一位法官同时负责多个案件,脚打后脑勺,奔波劳碌。刑庭刘雨辰法官临产还坚持工作,白天还在开庭,晚上做了妈妈。
苦,判决书总要一是一、二是二,遇到不理解的当事人,挨骂、甚至受到推搡也是常有的事,但法官还要苦口婆心做劝解工作。行政庭李宪文法官,判决了一起房照更名的案件,当事人暴跳如雷,可李法官仍要耐心的回访解释,直到当事人理解。
陪审工作对于我来说,神圣而艰巨,我热爱这份工作,也愿意承受这份担当。在法律面前,我还是个孩子,我在学习中成长,也在工作中完善自我,不辜负人民陪审员的称号。我想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要努力做好法官的助手,做好百姓的贴心人,为国家司法奉献自己微薄之力。